首页

女王踩踏贱狗视频

时间:2025-05-26 10:41:25 作者:中国国际茶博会:展现中国茶“花式玩法” 浏览量:23917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题:中国中西部高等教育如何“雄起”,院士学者献策

  作者 武一力 李玉素

  无论高校数量、专任教师队伍还是在校生数量,中西部高等教育已是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但人才资源、经费投入、科技创新等短板制约其进一步发展。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院士专家为中西部高等教育实力如何“雄起”建言献策。

  尊才、惜才、爱才

  不是河南人,为啥来河南?常有人这么问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蓬。2022年6月,她受聘郑州大学校长。她告诉记者,自己在1年多的工作中真切感受到河南已形成“尊才、惜才、爱才”的“气候”,同时也注意到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充分,且面临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困境。

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蓬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答记者问。记者 蒋启明 摄

  “受区位因素制约,这在外部客观条件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特殊政策的‘强激励’,才能较快优化人才引育工作环境,打破人才困境。”李蓬说。

  谈及人才培养,李蓬建议提高本科生推免比例,增加博士生招生指标,扩大培养规模以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对部省合建高校院士等人才评选的支持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黄晓娟亦有同感。“西部地区需要有特殊的方式,比如开展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博士学位的工作,尽快提高高层次人才在人口中的占比。”她说。

  加大资金投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增强中西部地区高校办学实力。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陈爱雪倍感振奋。

  在陈爱雪看来,中西部地域辽阔,各地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不尽相同。她建议将教育资源适度向内蒙古等薄弱地区倾斜,扩大对教育领域的有效投资,着力改善高校办学条件,为高等教育分层次均衡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尤其是加大对高水平人才培养院校的扶持力度,使办学特色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潮流。

  全国人大代表、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尧德中建议“设立国家西部人才基金”,通过资金支持可以提高西部地区教育水平;同时,加大对西部地区承担的科研项目、创新平台、人才计划的资助力度。

  搭建高质量平台

  多位院士认为,要打造良好人才生态,离不开“筑巢引凤”,其中重要一举就是搭建高质量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张卫红提出,在西部地区高校中围绕空间材料科学、装备轻量化等优势方向加快布局和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汇聚研究队伍、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着力培养高层次人才。

  李蓬也建议,加大支持部省合建高校围绕地方特色和优势产业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在部省合建高校中布局一批文科基地(实验室)。

  “努力培养能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说。华中科技大学作为中部工科强校,尤政强调将“把卓越工程师培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去年,该校成立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在振兴中部高等教育的同时,开始全方位、深层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完)

【编辑:胡寒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月亮之上“梦想绽放” 增强现实+AI生成技术揭秘鹊桥二号发射全程

本次比赛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无线电和定向运动协会、重庆市体育局、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设置有亲子组、公开组、社区组等组别,竞赛形式十分丰富。

绍兴黄酒情绪消费热 “卖生活方式”成新时尚

2014年,大学毕业的王尚德从山西来到天山脚下的哈密。那一年,恰逢天山换流站建设的初期。从最基本的术语学习、下令操作,到逐渐摸索处理故障,再到后来能够独立完成解决各种难题,王尚德在不断查阅资料、请教同事和专家中,逐渐成长为一名技术骨干。

陕西华山“风起云涌”美不胜收

“事故发生后,村里来人通知说出事了,我就赶紧给我母亲打电话问情况。”魏女士告诉红星新闻,电话中,她得知母亲在车祸中受伤严重,脑部遭受撞击,腿部也有骨折。

全球首套!中国发布基于嫦娥工程高精度月球地质图集

商务部此前表示,下半年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比较复杂。外需增势并不稳固,主要市场补库存力度和持续性有待观察,加上地缘政治、贸易壁垒、航运价格等干扰因素增多,企业接单履约仍面临较多不确定性。

近观枫桥丨这样的“法式”婚礼,你见过吗?

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介绍,上半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9229起、死亡8507人,同比分别下降26.2%、19.3%,全国安全生产形势呈现“稳中向好”的特点。一是重特大事故下降,上半年发生重特大事故5起、死亡94人,同比减少4起、100人。二是部分行业重大风险防控取得明显成效,化工和工贸行业未发生重特大事故,建筑业重特大事故同比减少。三是一些领域专项整治取得积极进展,燃气领域未发生重特大事故,工贸行业有限空间较大事故多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四是大多数地区安全形势明显好转,全国32个省级统计单位中有29个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记者 让宝奎 北京报道)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